随着白蚁防治不断的发展,国内的白蚁防治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一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高效环保药物将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白蚁防治公司将面临跨国公司的竞争。综观国内外白蚁防治领域,一些先进的白蚁防治技术正在不断涌现并广泛使用,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的白蚁探测技术和防治技术作一概论。
一、白蚁探测技术:
1、放射性同位素探测:上海黄埔区白蚁所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31碘和198金对探测家白蚁群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家白蚁群体的重要资料。
2、探地雷达技术: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和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利用探地雷达探测堤坝白蚁巢,证明应用探地雷达技术能够准确地确定出蚁巢在地下的空间位置,并掌握了蚁巢的影像特征和蚁巢规模大小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能以步行的速度探测,也可以车载方式探测,且具有很高的工作效率和几何分辨率,并以直观的图像实时显示,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3、微波遥感技术: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和广东昆虫研究所协作,研究成功了利用微波遥感探测堤坝白蚁巢大小、深度、位置。
4、电阻勘探;理论依据是地坏勘探方法中的电阻法。即人工产生地下电场,而一般某一特定地段的土层可视为均质土壤,其电阻率无明显变化。当有白蚁蚁巢存在时,这部分土壤存在很多空洞。由于空气通常可视为绝缘介质。因此,这部分土壤对地下电场呈现高阻抗性质,排斥电力线,使该处地表部分的电场强度增大,从而判断该处有蚁巢或空洞。
5、声音探测仪:探测白蚁或其他为害树林的昆虫取食、爬行等活动时发出的声音,根据白蚁活动时的微弱声音,通过一定的介质,产生电信号,电信号放大通过耳机发间,从而判断是否有白蚁等昆虫的存在。该类仪器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均有生产应用,国内武汉白蚁防治所黄博严、广东昆虫研究所李栋、戴自荣等曾研制成家白蚁声频探测仪。
另一类声音探测仪是主动式的,仪器发出超声波,利用超声波检测木材内的白蚁和其它害虫。
6、气味探测仪:根据探测白蚁的代谢气味而对白蚁的活动区域进行测定,对水泥建筑结构也是非常有效的。美国Warren Armstrong公司研制,根据地下白蚁打洞入建筑物时,在地下出入点释放某些气体这一原理开发的。这一仪器能探测到这些气体,确定白蚁出入点。气体探测仪是高度电脑化仪器,野外试验时已发现其它仪器和方法探测不到的许多白蚁巢位置。
猎犬:在美国已有几家公司训练并出售猎用于探测为害木结构的害虫,害虫防治人员从狗的反应中进行判断。雄性猎犬在幼龄中即对其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形成了条件反射,就会驻某一特定的气味和声音的刺激产生反应。
7、宽幅扫描管腔探测仪(wide-scan Bore-sope):由纽约Olympus公司生产,主要聚光圈、三棱镜、目镜、柄、监视器等元件组成。探测器的聚光圈能探测前后和周围的一片大视野并形成放大图,可察看管道、墙内结构而不需移动探测器的位置。
8、红外成像技术:利用生物体发出的微弱远红光波成像,从而确定物体形态、位置的一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造纸、食品、塑料、电子等行业,在白蚁防治行业正在开始应用。
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寄生物、捕食者或病原菌的作用可以形成生物防治,其优点是不必大量的研究,部分结果在实验室内效果明显,但在野外,可能是因环境的变化(杂菌等因素的影响),实验效果不好。
1、寄生物:虽然寄生性螨类已在白蚁巢采集到,白蚁研究工作者也经常提到播螨类,然而,在欧美散白蚁的实验室研究中,用极大数量的携播螨类接种白蚁群体,结果证明对白蚁的取食或生存均没有明显的负效应。
2、捕食者:白蚁的专性捕食者在数量上很少,可能是因为白蚁生活的隐蔽性和受保护的生境所致。毛蜻蛉幼虫(Lomamyia latipennis)是其中的一种,它生活于白蚁巢内,据报道,它通过喷射蒸汽状的毒液来捕食工蚁(Johnson&Hagen,1981)。
其它大量的可见专性捕食者包括一些猛蚁、切叶蚁和脊椎动物如土豚(非洲食蚁兽)、土狼和食蚁动物(Logen et al,1990)。
偶见性捕食者是相当普遍的。蚂蚁、蜘蛛、鸟类、鱼类、蜥蜴、壁虎和蟾蜍和哺乳类。其中以大头蚂蚁最具侵略性。
3、病原微生物。在实验室内,已证明线虫在控制状态下是极具致命性的,但在野外,对白蚁取食活动似乎仅有短暂的作用。Logan等(1990)认为,在高价值的作物如茶丛的支干上,直接应用到有小规模地上白蚁侵害的地方,线虫可能是最有效的。
病毒和细菌:AL Fazairy&Hassan(1998)利用从埃及棉叶蛹Spodoptera
littoralis中分离出的一种多面体核病毒,成功感染了干木白蚁 Kalotermes flavicollis。在自然界虽然白蚁对其他一些细菌感染很敏感,如Serratia marcescens ,但大多数的细菌研究仍集中在Bacillus thurmgiensis(Bt)。Bt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微生物杀虫剂,而不是自我维持的生物防治剂。
病原真菌:室内试验有效,但室外试验结果差强人意。近期研究表明,两种真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用于引诱防治时,至少对某些地栖白蚁已获得有希望的效果。绿僵菌可以导致白蚁生病,并通过白蚁的交哺、肛饲、舐刷行为加大传染力度。但一些早期的研究揭示,白蚁群体对中毒的白蚁个体有攻击行为,一旦群体中发现中毒者,白蚁开始来回运动,发出报警行为(信号),当群体处于危险时,这种行为经常出现,带菌者可能被攻击、撕碎或被活埋。目前应用这两种真菌防治白蚁还处于研究阶段,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探讨。
相对于杀虫剂而言,生物剂需要解决的一些更难的明显的技术问题是该产品的质量控制、保存期限和野外寿命。
另一方面,大量的生态、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来开发白蚁的微生物防治方法。一个主要因素是昆虫病原菌对非目标生物体和人的低毒性,这样减少了施工者、客户和环境的危险。
利用高温、低温、高电压、微波等物理手段来防治白蚁的方法。
1、热处理法:该法用热量杀死建筑木材中的木白蚁,一般用于局部处理。施工时,用尼龙布罩住整座建筑物;移开建筑物内不耐热的东西,塑料自来水管用水流保护;热空气由机器鼓入建筑,热度为45~50℃,处理时间为35min到1h不等,杀虫效率可达100%。技术关键在于热气要达到白蚁危害区域。此法的缺点是对木材或室内热敏物品可能有损害,不能保证建筑以后不遭白蚁危害;优点是处理时间短(一般不超过6h),由于不使用化学药剂,处理不久就可以住人。
2、冷冻处理:该法运用液态氮将白蚁危害区域温度降到—29℃,以冻死干木白蚁,作用时间为30min。操作方法与热处理法基本相同,技术关键是保持住致死温度。这种方法对较大建筑物或有玻璃的建筑无实用价值(低温会冻碎玻璃)。
3、电处理法:该法利用电枪处理有干木白蚁的木材,电枪释放低电流(0.5安培)、高电压(90千伏)、高频率(6万周波)电流,将木材内白蚁杀死,杀虫效率为44%~98%,一次仅能处理1.0~1.3m长的木板,处理时间为2~30min,有时需将木材钻孔。此法优点是设备可移动,便于携带。
4、微波处理方法:将多个微波发生器对着有白蚁的墙面,利用遥控开关控制微波发生器,由微波产生的热量来杀死干木白蚁。处理完一块墙后,将可移动的微波发生器移至另一块墙体再继续处理。此法一次能处理0.3~1.2m长的范围,处理时间为10~30min,杀虫效率为89%~98%。技术关键在于处理时间和微波瓦数。其优点为无需钻孔,微波就能达到白蚁危害的地方杀死白蚁,但在封闭或狭小的地方,这种方法缺乏可操作性。一般将这种方法用于处理干木白蚁危害程度较轻的木材。
物理屏障法,即利用砂粒、金属网、金属板、PVC板等物质作为物理屏障,防止白蚁进入建筑物内危害的方法。在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夏威夷,这种技术投入商业运用已超过10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利用沙子作为物理屏障防治白蚁,已被证明非常有效。物理屏障法中有的方法一次施工有效期特别长(如砂粒屏障技术和不锈钢网技术),且没有环境污染,故这种防治方法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在实际运用中,有的公司往往综合运用几种方法同时运用来预防白蚁。
1、不锈钢网法:利用不锈钢作为物理屏障,阻止白蚁进入室内,由于白蚁只能通过1mm以上的空隙,而不锈钢网的网孔只有0.5mm ,足以阻止白蚁的通过。Termi-Mesh 是一家澳大利亚白蚁防治公司,该公司生产的Termi-Mesh产品,将之推广到特别注重环境保护的澳大利亚、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施工时,将其铺在任何白蚁可能进入的地方,上面浇上混凝土。由于不锈钢网抗氧化、抗腐蚀、坚固,该网能有效地防治白蚁50年。
澳大利亚标准协会制定的《房屋地下白蚁预防》中对不锈钢网的生产使用有详细的规定,这里略举一二。
2、防护板法:利用金属板或PVC板铺在墙基、柱墩等部位,将建筑物上部与地基隔开,利用金属板(或PVC板)的密封性、承压性、耐腐性阻止白蚁进入建筑物内。
防护板还具有白蚁探测装置的功能,当入侵的白蚁到达防护板处时,由于防护板的阻挡,它们不得不改变前进的路线,为了绕开防护板,白蚁往往将蚁路筑在防护板的边缘,这样,人们就更容易发现白蚁的入侵。
通常承受墙体重量的防护板用金属板,而贴脚线防护板用PVC板。金属板屏障必须焊接密实,不能有缝隙,且只能用于新建建筑;PVC板可用于新建建筑或已建成建筑。P.I.M.Development开发了一种可拆卸墙角板(Removable Baseboards),并注册了Baseboards商标。该板由PVC材料制成,形状类似国内所用木贴脚线板,背后有二排凹槽,利用固定在墙内的金属片插入凹槽中,从而固定住该板。该板可以随时拆下检查有无白蚁活动。一旦发现白蚁,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而不损伤原有建筑。该板可以用于新建建筑和已建建筑的白蚁预防。
澳大利亚标准中规定能用于防护板的一些材料和规格:
(a)镀锌钢板,最小厚度0.50 mm。
(b)锌钢板,最小厚度0.50 mm。
(c)薄铜板,四分之一硬度,最小厚度0.40 mm。
(d)不锈钢板,二分之一厚度,最小厚度0.40 mm。
(e)铝合金板,最小厚度0.50 mm。
(f)铜锌合金板,最小厚度0.50 mm。
2、砂粒屏障法: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的研究人员从1975年开始,先后以乳白蚁、散白蚁、土白蚁为研究对象,用各种类型的砂子、砂石进行防治实验,得出结果虽各有不同,但有效颗粒大小范围大多在1~3mm之间。研究发现,白蚁利用其口器搬运土壤,由于它们不能用口器搬运直径>1mm的颗粒,所以>1mm颗粒有阻止白蚁的作用,但随着颗粒的增大,颗粒间的间隙也增大,研究证明≥3mm的颗粒,其间隙白蚁就可以通过。为了防止白蚁通过屏障层,研究人员将屏障颗粒大小控制在1~3mm之间。
澳大利亚标准中规定作为白蚁屏障而使用的砂粒应满足以下条件:砂粒的成份为火成岩或变质岩;取自可靠的石料来源,其干湿度变化不超过35%;最小比重为2.52;石粒尺寸统一在直径2.4—1.7之间,可以100%地完全通过236mm筛,通过1.18筛的少于10%。对铺设的最小厚度也有规定:
(a)在压实基床砂石或填充材料厚度超过50mm的地点………75 mm。
(b)无基床砂石或填充物的地点………100 mm。
(c)基床砂石或填充物厚度少于50 mm的地点………100 mm。
4、防水膜法:通常用于外墙基防水的橡胶沥青薄膜和其它含沥青的薄膜,一种是通常用于屋顶防水的粘贴型沥青薄膜,另一种是填埋型橡胶沥青薄膜。粘贴型沥青薄膜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特别适宜于用量较小的缝隙处理,填埋型橡胶沥青薄膜由于能与混凝土表面紧密结合,因此密封性可能更好。利用粘贴型沥青薄膜或填埋型橡胶沥青薄膜等防水膜,贴于外墙墙基,防止白蚁穿透进入室内危害。此法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已有运用。
(四)化学防治:
凡在防治白蚁过程中,使用化学物质杀死白蚁的方法都属于化学处理法。
1、化学屏障施工技术:
(1)管网系统:在房屋建造时,把给药装置的药物供给管埋于房屋外围,药物供给管围成一封闭环形,把房屋地基围于中间,灌药口露出地面。通过向灌药口灌入防治白蚁的药物,药物通过药物供给管中的渗透孔缓慢地渗透至土壤中,从而达到设立防治白蚁毒土屏障的目的,在房屋使用过程中,在需要时间向这套给药装置灌入防治白蚁的药物,就能达到长期防治白蚁的目的。
该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多次补充给药,解决白蚁预防要求保治期长而环保药物残效期短的问题;通过预设管道系统,完成施药过程,避免药物对施工人员身体的损伤及对环境的污染。
该技术在国外已经得到一定的应用,国内广州市城市害虫防治中心伍明亮等在华南农业大学六一区博士楼、广州新体育馆、南宁市那洪信用社,宁波市白蚁防治所在虞氏旧宅整修过程中均有采用。
(2)泡沫技术:在白蚁防治药剂中加入发泡剂等成分,通过泡沫型药剂在地板下等隐蔽部位应用,泡沫作为携带体在地板下和土壤表面之间向两侧散发白蚁药。其特点:结合空气创造均匀的、小直径气泡;泡沫较液体更稀疏而使药均匀扩散,几乎不论土壤的类型、湿度、亚地板的不规则性和障碍等;泡沫使白蚁药混合液有足够的时间传播到预定使用区域;空气泡破掉时,气泡表面释放能减低表面张力的物质和溶液,这些物质或溶液促进了白蚁穿透到土壤表面。
2、化学熏蒸法:这种方法用于干木白蚁的灭治,适用于整个建筑。熏蒸前,需将室内所有吸收化学物质的物品和与熏蒸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移出。用帐篷罩住整个建筑,再将熏剂泵入帐内,使熏蒸气体在帐内停留1~2d,最后移出尼龙帐内,排放掉气体。该法不仅能杀死干木白蚁,还能将建筑物中蚂蚁、蜚蠊、老鼠等杀死,杀虫效率接近100%。技术关键在于熏蒸剂的剂量。缺点是时间长,住户需搬出居住。需有熏蒸专业资质的机构才能从事此项业务,领有熏蒸专业技术上岗证书的人员才能进行操作。
3、木材注射法:这是一种专门防治于干木白蚁的方法,19世纪20年代就已开始应用。通常用电钻对准有干木白蚁的地方钻一小孔,把杀白蚁药剂用注射装置打进木材,将其中白蚁杀死。每次处理范围为1~4m,处理时间为5~20min。于药物直接进入干木白蚁蚁道中,能直接对准白蚁种群,只要药剂使用恰当,杀虫效果即明显。残余的药物保存在木材中,用此方法处理后的木材,较长时间内不会再有干木白蚁的危害。
4、木材预防处理:在市场上有经过化学药物处理的木材供应,通常处理木材的药物有DOT、ACZA、CCA。通常处理方法有涂刷、浸泡、表面喷雾处理等。经过预防处理的木材可以有效地防止白蚁及其他害虫的蛀蚀。
5、饵剂技术:即在白蚁喜食的饵料中加入低剂量缓效的药物制成诱饵,白蚁个体取食后返回蚁巢,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传给其他巢内成员。主要特点有:药物目标专一、使用量少、无意外迁移,是化学防治技术中最环保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白蚁的群体杀灭,有效降价白蚁种群密度。它的主要技术方法有:直接诱饵法;监控诱杀法;TTR技术、白蚁区域控制技术。
(1)直接诱饵法:在白蚁喜食的饵料中加入低剂量缓效的药物制成诱饵,投放到蚁害部位进行灭蚁,该技术在白蚁灭治中使用较多,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特点是方便、费用较少,但是只能一次性使用。
(2)监控技术:是一种对房屋建筑实施持续性保护的新型的白蚁监测防治技术。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创新性地将饵剂技术用于白蚁预防;实现了监测——杀灭——再监测的白蚁预防模式。主要技术流程是:在房屋四周或内部设置白蚁监测站,定期监测;发现白蚁危害时施放灭治药物,杀灭白蚁;确认白蚁群体被杀灭后,对监测站继续定期监测。
该技术在国内外均取得很大的发展,国外产品主要有ExterraTM、FistLineTM、SentriconTM、TermiDorTm等,国内杭州市白蚁防治研究所、宁波市白蚁防治所、德清市白蚁防治所、常州市武进区白蚁防治所等均在研究应用。
该技术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监控站、引诱物、药物。监控站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原理是相同的,就是在其中放置引诱物和药物,白蚁能够进入其中取食。引诱物的载体目前以纸质或木质为主,引诱剂的选择以信息素为主,信息素又分为跟踪信息素和引诱信息素两种。跟踪信息素是一种标迹信息素,其作用范围太小,故应用于引诱技术上前景不大。引诱信息素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如密褐褶孔菌腐木抽提物等含有的引诱物质或其它一些化学物质。用于配置毒饵的药物应该具备以下条件:药剂对白蚁没有驱避作用;药剂的作用速度不能过快,应使白蚁有时间将药剂带回巢内,并在巢内相互传播;药剂在野外环境下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现在常用的药物有:氟蛉脲、氟虫胺、氟虫腈、阿维菌素、伏蚁腙等。
(3)TTR技术:该技术是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大学林学系Myles教授发明,该技术全称为Trap—Treat—Release(诱集—处理—释放),该技术在原理上同监控技术一致,主要区别在于杀灭过程中的处理不同。该技术分为3个主要步骤;首先诱集大量白蚁,其次将所诱集白蚁带回实验室,将药物强行涂抹在白蚁的背部,让白蚁套上一个“可舐的外套”,最后再将这些白蚁放回原来的诱集处,利用白蚁群体内互相吮舐(清理异物)、交哺两种生物学特性,让药物在群体内迅速传递,从而导致群体中毒、死亡。由于该法使白蚁带毒量高,导致该法的致死率比毒饵诱杀法高得多,但是白蚁的处理过程比较费时。
(4)区域白蚁控制技术(Block—wide Termite Control,简称BTC):这是一种由饵剂技术发展而来的白蚁防治技术,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一个小区、社区或者建成区内)建立白蚁监测控制体第,对该区域内的白蚁发生数量,危害程度进行监测并采取防治措施,将该区域内的白蚁种群密度控制在不足以危害房屋建筑的水平以下。该技术使白蚁预防策略发生根本性改变:白蚁预防由被动防御转为主动进攻,广泛使用的化学屏障或物理屏障白蚁预防技术都是在房屋建筑周围及内部建立一个屏障防护体系,将白蚁阻挡在房屋建筑的屏障之外,从而达到保护房屋建筑的目的,属于局部防御性策略,面区域控制技术则是主动出击,通过降低区域内的白蚁种群密度来保护房屋建筑。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Myles教授曾在这方面做过试验,宁波市白蚁防治所也在开展这方面的应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减少小区内白蚁种群密度来达到控制房屋建筑白蚁危害的目的,效果明显,而且有效期长。
(5)监控系统的集成控制网络:监控技术当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后期检测维护需要大量人力,现在我们可以通过集成控制网络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集成控制网络包括自动检测装置、信号采集装置和自动警报系统组成。自动检测装置安装在监控站内,它的形式多样,可以是电控、声控或者是其它一些形式,只要将白蚁的活动转换成电信号即可。当白蚁进入监控站进行取食危害后,自动检测装置检测到白蚁的存在,发出电信号进行处理或通过互联网等网络传输到个人电脑等进行处理,并向技术人员发出白蚁危害警报。该技术极大地减少了监控系统的后期检测维护的人力投入,有利于监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五)白蚁防治综合技术(Integrated Termite Management,简称ITM
该技术属于害虫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简称IPM)技术的一个分支。害虫综合治理(IPM)指对害虫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生态系统的总体出发,根据害虫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控制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一种或多种必要措施,将害虫控制在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以下,以期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白蚁综合治理技术(ITM)综合利用一整套的白蚁防治方法来防治白蚁,其中包括改进建筑设计、物理屏障技术、化学处理技术、饵剂技术等。它更多地是一种原则,或者称为理念,它不是特定的一种防治技术或措施。在实际操作中,它应当是集以下步骤为一体的系统策略:调查目标区域白蚁及自然条件等基本情况;识别保护对象,建立白蚁控制目标;确定各次区域白蚁控制的技术手段;实施所确定的具体控制技术;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在ITM方案中采用的白蚁控制技术应当基于科学的、长期的成本效益分析,找到两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结合我国国情,确定我国的白蚁综合治理技术是以“监测控制技术+局部化学屏障”作为核心技术,基于此核心技术,各次区域可因地制宜地有选择地采用物理屏障、抗白蚁材料、挖巢等辅助技术,制订适合当地的、切实可行的IPM方案及实施计划。将“监测控制技术+局部化学屏障”结合作为白蚁综合治理核心技术的原因主要有:针对性强;成本较低;具普遍可采用性;对建筑规程、标准影响较小;单独采用一个技术对控制效果会造成一定影响;控制技术最为成熟。
白蚁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时代要求我们需要不断地进步,白蚁防治技术不断向着高效、安全、经济、无公害的方向发展,白蚁防治的理念也应该与时俱进,通过白蚁综合治理技术的推广应用,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电话:0755-82620262)